<p>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藥品銷售規呼和浩烏海醫療器械公司特醫療器械模的年均增長率將達23%左右,醫藥工業的總產值有望實現3.6萬億元至3.7萬億元的規模。 公司4月14日公布年報,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同比増長4.39%,歸屬股東凈利潤1020萬,同比増長211.23%,每股收益0.03元,符合我們此前預期。 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其中重點提到,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在這種政策利好的大形勢下,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未來究竟會以何種狀態展示在世人面前?《中國制造2025》為我國醫療器械未來10年的發展勾勒了一幅怎樣的戰略構想圖? “在未來10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或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國家食藥監局2014年實施《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后的情況為例,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共有91個項目進入這條“綠色通道”,其中上海13項,占14.3%。因此,對于心臟驟停的患者來說,AED堪稱自救和他救的救命神器。一批創業板公司把握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機遇,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加速實現進口替代。????食藥監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介紹說,辦法堅持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明確從事網絡銷售的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上市許可持有人,其銷售條件應當符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和該辦法要求;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審核確認在其平臺入駐企業的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資質。食藥監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食藥監總局今年將圍繞放管服推進審評審批體系大重建。</p>
<p>意見稿明確,禁止醫藥代表承擔藥品銷售任務,禁止醫藥代表私下與醫生接觸。醫藥代表誤導醫生使用藥品和隱匿藥品不良反應的,應嚴肅查處。國產的醫療器械太少,90%的大醫院中90%的大設備,基本上都依賴于國外的技術。面對企業內生發展的瓶頸,紅日藥業、翰宇藥業、凱利泰、泰格醫藥、博騰股份等30家創業板醫藥生物公司,利用資本平臺,通過產業鏈并購、多元化并購等方式,完善產業鏈布局或者迅速進入相關細分市場,增強企業發展動力。</p>